Products
96SEO 2025-04-24 08:30 11
最近在群里看到一个小伙伴说的话题挺有意思的,联想到一些东西,就想着写点什么。
那个小伙伴说了这么个现象,大体意思是说以前做流程图的。锅的品产是就有没,求就只做流程图,做原型的就只做原型,现在不少产品恨不得文档、原型、流程、UML、思维导图啥都有,反正运营提了需求,没有就是产品的锅。
我们工作中可能会接到各种需求?做要不要们我,能功X,来自竞品的需求也不少,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场景,于是我就想到这个话题,竞争对手新上了个XX功能,我们要不要做?
在说出来自己的一些理解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类似场景下的案例,案例来自 ofo增长负责人的分享。
大体的背景是摩拜上线了一个红包车功能,用户把车骑到指定的位置可以获得1个红包。
摩拜已经上线了,作为 ofo产品的你,要不要做这个功能?可以先思考下,然后再往下看。
ofo增长负责人说当时他的压力也非常大,但最终还是没做这个功能,围观下来,他的思考判断过程是这样的:
1.1 解决的问题
这个功能主要是想解决车辆调度的问题,让用户把车统一骑到指定地点,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1.2 用户需求
用户骑车大多是从家到公司在到地铁站路上的往返,以及去附近的一些地方,大多数用户会赶时间,不太会因为红包就把车骑到和自己目的地偏差很多的地方。
1.3 服务目标
当时处在摩拜和ofo打的比较激烈的阶段,为了争取到最终合并时候的优势地位,ofo的核心指标是用户量和订单量。
2.1 需求分析
需求,指的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需求是否存在,是否是核心用户群的普遍需求(大众高频刚需么)。
2.2 价值评估
价值,指的是要解决的问题有没有价值,是如何解决的,解决的好不好,综合了用户价值、产品价值、业务价值和竞争价值。
2.3 成本考量
成本,指的是各种成本是什么,包括产研成本、运营成本、风险等,需综合考虑性价比如何。
2.4 产品定位、时机和阶段目标
产品定位、时机和阶段目标,指的是符不符合产品的定位,是不是当前阶段最需要做的事情,与当前阶段的目标是否相符。
我之前接到过运营的这么一个需求,说是我们目前平台已经有了一套金币体系,可以基于金币做一套小游戏的玩法。
用户可以挖矿获得金币,然后自己雇佣矿工,也可以买卖好友的矿工,还可以邀请好友进行加速,既可以提升用户的黏性和留存,又能促进社交、拉新,趣头条有类似的玩法,我们也需要有这么一套玩法。
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的亚子,做还是不做?我们来分析下,究竟要不要做。
即使需求成立,价值大于成本,也不一定会做,还需要综合考虑是否符合产品的定位,是不是当前阶段需要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当前的阶段目标等等。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By 俞军老师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你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实际工作中可能根本不给你这个机会,运营方或者业务方都很强势,提出来的东西都需要做。
的确,这个情境也很常见,很多时候我们和上司、老板或者运营、业务方都会有意见不合的情况,这是常态,问题在于,假定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去怎么做。
是觉得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只是个工具人,你们要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还是说会先了解清楚对方的真正需求,以及你们意见不合的分歧点是什么,找到分歧点后再找到对用户、对产品都好的方案。
产品经理需要有的一个能力是组织影响力,需要通过你自己去影响他人,从而解决问题,完成目标。
至于如何能去影响他人,取决于你的能力、靠谱程度、信任关系,同样的观点、话语,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当我们頻繁被别人否定或者质疑的时候,需要判断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是对方一直这样,还是自己表现出来了能力不足,不靠谱这些特质,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和对方没有建立信任关系。
在没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先做出来一些自己的成绩,为自己挣得一些信任,然后再扩大影响力和话语权。
没有能力的时候,多学习,多打怪升级,多积累一些经验,早日提升自己的段位。
有时候我们可能也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那就把执行先做到位吧,最后再来复盘,看看是最开始判断有误,还是有其他的问题,确保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有的时候,可能我们的确改变不了什么,但至少我们把我们能做的先做了,而不是眼睁睁的看着产品往错的方向走,自己却什么都不做,对吧。
最后,看一下龙哥在一次采访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吧:
Q:你看竞争对手做了一个什么东西,你们为什么不做呢,平有没有接触到这种压力?
A:我的观点是要尽可能的站的比别人更高一些,而不是说把跟随当作一种策略。
所谓站的更高一些就是说不要在乎这种一时的得失,这个功能再好但它不是一个扭转战局的决定性的东西,那我宁愿不去做它也没有关系。我可以去想新的办法来做,否则的话你在气势上就会输给别人。
最后承认它是一个好功能,但是我们不做它。我们同时通过一些别的方式做更好的东西,例如我们 做了导入技能,对方就很被动,他们不知道该做还是不做。
期望在你遇到竞争对手新上了个XX功能,我们要不要做这个问题的时候,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的逻辑,如果暂时没有,先凑合着用我的吧,哈。
分别是考虑需求、价值、成本,以及产品定位、时机和阶段目标,然后再得出来判断要不要做。
之前也写过一篇这个框架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去翻翻。
如果你也有一些思考和判断标准,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斧正、指点、拍砖...
如果觉得文章引发了你的思考,或者觉得还不错,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