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4-24 09:07 5
还记得那个在世界杯期间疯狂洗脑的广告吗?那个让人忍不住想点开看看“为什么要去马蜂窝”的旅游网站,如今却因为数据造假问题,成了网友口中的“鬼城”。
最近,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指出,马蜂窝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条是通过机器人从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
说实话,一开始我都不敢相信,这个花了2亿砸广告的大独角兽,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然而,当乎睿数据团队的报告出炉后,任何一个有眼睛的人,不信也得信了。
我们发现,马蜂窝点评的增长趋势非常诡异,点评的数量,在特定时间节点指数级上升,随后断崖式回落。这些节点,和马蜂窝的融资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决定深入挖掘,抓取大众点评、艺龙、携程等竞品网站内容,并进行对比。结果让我们震惊,马蜂窝的抄袭,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人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他们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这些抄袭账号出现了很多自相矛盾的灵异现象,比如性别是“女”的问答小班长二号,忽男忽女,忽南忽北,男女皆可,堪称薛定谔的女装大佬。
不仅如此,这些抄袭账号还活跃在各种官方的抽奖之中,并且屡次成为各种自由航行特等奖等大奖的“幸运得主”。比如这次抽奖,价值一万块的自由行获奖者,连带三个索尼微单获奖者,全是抄袭账号。
我们刨除了7554个作弊账号,在余下的所有账号中,选择了1万5千个最活跃的账号。这些人算是马蜂窝的大V了吧?然而,他们的点评热力图却让人感到奇怪,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在2015年中旬突然同时活跃,然后到2016年初,同时沉寂了。
马蜂窝的用户画像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是一群每天朝九晚五吃喝玩乐,在午晚饭以及周末干正事的人。他们是一群能够同时在地球不同地方同时出现,并且反复切换性取向的人。
马蜂窝的这次数据造假事件,无疑给其品牌形象带来了巨大的打击。面对舆论的压力,马蜂窝能否走出阴影,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还有待观察。
作为一家主打用户生产内容的旅游网站,马蜂窝的2100万条“真实点评”本应是其核心资产,然而,这些数据背后,是用户真实的情感与回忆,也是马蜂窝内容的真正价值。希望马蜂窝能够正视问题,尽早说明真相,以免丢掉了大好发展势头。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