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在街头巷尾遇到过那些热情洋溢的“电信优惠”活动?充值送话费,充多少送多少,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然而,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看看那些冒充电信员工是如何行骗的。

2018年5月至7月间,闫兵及其同伙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冒充电信员工,通过充值优惠诱骗消费者,涉案金额巨大。 他们穿上蓝色制服,摆出广告桌,散发传单,声称是移动、联通、电信公司的员工,正在进行充话费送话费的优惠活动。
一名名叫陈女士的市民,在淮安某菜场门口被这样的活动吸引,她充值了200元,并收到了“充值成功”的短信。然而,当她发现手机欠费停机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原来,这些骗子在收到钱后,立即消失,留下的是一个永远打不通的电话号码。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警方调查发现,这些骗子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作案,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摆出诱人的优惠活动,让人难以分辨真假。
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
除了冒充电信员工,电信诈骗的手段还有很多。
- 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密码,然后冒充好友诈骗。
- 冒充购物网站、银行等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转账。
警方提醒: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涉及转账、汇款等事宜,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防范电信诈骗,你需要知道这些
为了防止自己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 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涉及转账、汇款等事宜,要核实对方身份。
- 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 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防止木马病毒入侵。
-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可疑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