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4-24 09:11 6
Ted演讲:无压力工作的艺术:如何做到心如止水?,本视频由花眼观察...频视短业提供,1235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
人生就是一次在红尘中的修行,心如止水是修行后的状态。为什么我们要追求心如止水呢?因为它能让我们在面对他人的过失时,保持内心的平静。
强大的内心是做到心如止水的先决条件。越是阅历丰富的人,越是上了年纪的人,其内心越强大,也就越发容易做到心如止水。
即是说“自我的幻觉”是佛法主要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其也是所有业的起源。也就是让我们抱一颗求智慧的心,把一切都当成是善知识,在看待万事万物、有情无情时,都要从中得到启发,以达到"见境之时,见心不见境”的境界。
私信TA要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旦讲了别人的过失,则自己就陷在了过失里面。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即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启动的行为,或任何因、贪、瞋、痴所造成的行为,都会产生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情与无情都是善知识所化现出来的,而清净见是为了要成就我,教化我。
这九个字在金刚乘里叫作清净观、本净观,也称清净见,它的一切都是从殊胜的角度来见。所以说修行是认清业力的本质,只有明白了“他为我表法”,我对他生悲愍之心,对自己生警戒之心以后,那么你看到的一切才是法的本源。
想要做到心如止水,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其实不管是谁,你都得要经历这么一个从弱小到强大,从无知到睿智的过程,当然是你要不断的在进步。
心如止水是一种生活的境界,有欢喜有智慧,有的更多的还是对于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相信一切都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都会照着本来的样子,而自己仅仅是一个过客。
在佛法中常讲一句话:“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验证这些智慧的真谛,共同迈向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