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4-24 09:29 3
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气价格水平偏低,与市场平均价格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难以形成良性的价格传导机制。西气东输二线的实施方中石油 表示,由于进口天然气价格过高,改革成本最终可能转嫁至下游使用燃气的企业和消费者。
自1997年以来,中俄关于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的谈判中断,改革成本的增加,加之未来气源供应量的不确定性,使得天然气价格改革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议题。在英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同样面临挑战,如何在鼓励节约能源的同时,实现价格市场化,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
中石油进口天然气亏损,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负担。上世纪90年代,媒体报道中石油内部人士称,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已有200多个城市建设了天然气管网。作为继成品油新定价机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天然气价格改革旨在保证最大的积极性和资金技术投入。
中石油正利用进口天然气价格的压力,倒逼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特别是公共关系企业,下游的城市燃气属于公共事业领域,天然气公司只有作为一个独立经营的主体,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
发改委曾明确提出,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涨价,而是要建立具有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思路,进一步深化电力、天然气、铁路货运等垄断行业价格改革;区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环节、基本与非基本服务,加快完善市场化改革。
放开各个板块的市场准入,如果天然气涨价,消费者是否会接受?在天然气勘探开采等非自然垄断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在管网等“市场失灵”的自然垄断领域,则需加强监管,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干线的建成投产,中石油大举进入下游的加油站,力图将沿线城市燃气分销网络纳入其版图。两大石油巨头也是以成品油的供应为砝码,大量收购民营加油站,形成全产业链的布局。
然而,公众对石油巨头们的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造成的后果并不陌生。因此,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呼声愈发高涨,如何打破垄断,实现价格市场化,成为关键。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天然气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措施:
近期,我国天然气产业及其市场的发展如何适应这一形势,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天然气产业的自然垄断及其管制、价格机制及政策建议几方面来对这些研究作一综述。
国家对天然气价格进行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目标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即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政府只对属于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输配价格进行监管。
去年,中石油从中亚进口天然气为64亿立方米。在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未来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将朝着市场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打破垄断、实现价格市场化的同时,政府将加强对管网等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确保产业健康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改革成果的到来。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