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8-21 09:05 1
SNS群组的门槛相对较低,这个观点是我列出来的。目前社区类网站的群组门槛都是非常低的, 门槛低的直接后果是群组的管理很混乱,一大多数的群组后的下场是无疾而终。
比如在5G里 我的待确认群组邀请里现在有78个未确认的邀请,不是我不想确认,而是主要原因是这些群组无法用内容来吸引我。或许你会跟我争论SNS的核心在于关系, 但是在一个只有关系而没有任何内容的群组里我觉得加入了也毫无意义,为什么要给自己多打上那么一个可有可无的标签?
从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上看,初到一个陌生的社区的时候,很多人都习惯疯狂的添加小组。主要原因我觉得有2个:给自己打一个标签, 在一个社区里从更多的维度上让别人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发展自己;加入小组的成本很低,一边通过小组可以发现认为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一边去认识更多的人。
于是 很多人在进去一个社区的时候习惯拼命的给自己加标签,成本低和希望被认知一边希望借此认识更多的人,这是主要的原因。这样的后来啊是 SNS群组的黏性很低,很多用户贴完标签就闪人了…..
目前的SNS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单位都是个人,我们通过个人主页发布信息,个人主页里显示主人的各种动态;通过个人信息中心接受feed,消息里显示主人发布的各种信息。
群组其实吧还是在为一对一关系服务的。目前群组的作用只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创建新的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又回到个人上了所以他们的群组不需要有多热门,只要能让群组成员中更多地出现“加好友”的行为,目的就达到了。
这点在垂直类社区里展示的尤为明显。同质或接近同质的用户群,无法带来用户的多样性,群组显得多余。
目前的SNS里群组的地位与日志相比,相距甚远。在发布一个帖子的时候, 我会很自然的就选择了发布在日志里主要原因是SNS的feed是以个人为核心来展示的,我的好友更加关注的是我个人的动态,而不是群组的动态;一边日志的功能相比群组也丰富了许多,这点上也是有部分用户会选择日志的原因。
我觉得有必要补充一下群组的火不火与群组的利用率是两个问题。群组的利用率是一个产品需要考虑的问题,而群组的火爆则是一个运营的问题。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