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8-25 18:02 4
当你输入正确的网址却跳转到陌生页面 或打开网站时弹出大量无关广告,这很可能是DNS被劫持了。作为互联网的“
DNS是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 它的作用就像
, DNS劫持攻击同比增长37%,其中超过60%的攻击针对家庭用户,主要目的是投放广告或窃取账号密码。
最直接的信号是访问正常网站时被跳转到陌生页面。比方说 用户尝试登录网上银行,却被导向一个的钓鱼网站;或打开搜索引擎时首页突然被替换为博彩广告页面。这类跳转通常带有明显特征:页面样式粗糙、网址栏显示的域名与输入内容不符。
DNS劫持者常通过设置高延迟的恶意DNS服务器来“拖慢”访问速度。当用户访问网站时DNS解析过程耗时过长,导致页面打开慢、图片加载失败。据Speedtest.net数据, 被劫持用户的DNS解析平均延迟可达300-500ms,是正常水平的5-10倍。
若你在访问非广告类网站时频繁弹出弹窗广告, 或浏览器首页被强制篡改为导航站,很可能是DNS劫持者在通过流量变现。这类广告通常包含博彩、色情或诈骗信息,不仅影响体验,还可能点击后导致恶意软件下载。
主流平安软件内置了DNS异常检测功能。当设备DNS被劫持时软件会弹出提示:“检测到DNS解析异常,可能存在平安风险”。此时应马上停止敏感操作,并按提示进行处理。
对于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用户,可通过Windows的cmd或Mac的终端进行精准排查。步骤如下:
nslookup www.target.com
;若两者不一致,则确认DNS被劫持。比方说 正常访问www.qq.com应返回14.17.32.6,若返回123.12.12.123,则说明DNS解析被篡改。
更换可靠的公共DNS服务器是解决劫持最直接的方法。推荐以下三类平安DNS:
Windows系统设置步骤:
Mac系统设置步骤:
即使更换了DNS服务器,本地缓存的错误解析后来啊仍可能导致访问异常。清除缓存后系统会重新向新DNS服务器发起请求。不同系统的清除命令如下:
ipconfig /flushdns
提示“已成功刷新DNS解析缓存”即可;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
输入密码后施行;sudo systemd-resolve --flush-caches
。清除缓存后 重新访问目标网站,若恢复正常,说明问题已解决;若仍异常,需进行下一步排查。
若家中多台设备一边出现DNS劫持,很可能是路由器被入侵。此时需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修改DNS设置:
关键提示:务必修改路由器默认密码!2022年某平安机构调查显示,超过70%的路由器劫持事件源于用户未修改默认密码,导致攻击者轻易入侵。
DNS劫持常伴随恶意软件,需彻底清除潜在威胁。推荐以下工具:
使用步骤以金山毒霸为例:打开软件→点击“电脑医生”→搜索“DNS被劫持”→选择“网络被劫持”方案→点击“马上修复”,等待扫描完成后重启设备。
若以上方法均无效, 且所有设备均出现异常,可能是运营商本地DNS服务器被劫持。此时需联系网络运营商客服,反馈问题并要求检查本地DNS节点。运营商通常有专线处理此类平安事件,一般24小时内可解决。
传统DNS解析采用明文传输,易被中间人劫持。DoH和DoT通过加密DNS查询过程,防止攻击者监听或篡改。主流浏览器已支持DoH:
chrome://flags
→搜索“dns-over-https”→选择“自动”或“启用”;启用后 DNS查询将通过HTTPS加密,即使攻击者劫持了网络,也无法篡改解析后来啊。
路由器固件和操作系统的漏洞是攻击者入侵的常见入口。厂商会通过更新修复平安漏洞, 需定期检查更新:
数据
企业用户需通过专业设备构建DNS平安防线:
案例:某金融企业部署DNS平安网关后 成功拦截23起DNS劫持攻击,避免潜在经济损失超500万元。
DNSSECDNS数据的真实性,防止伪造IP响应。启用后DNS服务器会返回签名有效性。目前支持DNSSEC的顶级域名包括.com、.cn、.org等,用户可通过域名注册商查询并启用。
验证域名是否启用DNSSEC:访问https://dnssec-debugger.verisign.com/, 输入目标域名,若显示“DNSSEC OK”,则已启用;若显示“DNSSEC Not Enabled”,需联系域名服务商开启。
超过60%的企业DNS劫持事件源于员工平安意识薄弱, 如点击钓鱼邮件、下载恶意附件。企业需定期开展培训:
数据:据IBM《数据泄露成本报告》, 2023年因员工人为失误导致的平安事件平均成本达435万美元,远超技术漏洞事件。
许多用户发现DNS劫持后仅施行清除缓存操作,认为“刷新一下就能解决”。但缓存清除只是暂时移除本地错误记录, 若不更换DNS服务器,设备仍会向被劫持的DNS服务器发起请求,导致问题反复出现。正确做法是“清除缓存+更换DNS”双管齐下。
部分用户会搜索“免费DNS”,并选择不知名的小众DNS服务器。这类DNS可能记录用户访问记录、植入恶意代码,甚至二次劫持流量。建议选择Google、 阿里云、Cloudflare等知名服务商提供的DNS,其平安性和稳定性更有保障。
设置路由器时 多数用户会忽略修改默认密码,导致攻击者轻易登录管理界面篡改DNS设置或植入恶意程序。务必将默认密码修改为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
DNS劫持看似“小问题”,却可能导致账号被盗、资金损失甚至数据泄露。面对劫持, 快速响应是关键——马上更换DNS、清除缓存、检查路由器,可第一时间止损;长期防护更重要——启用加密DNS、更新系统、部署平安设备,才能构建“铜墙铁壁”式的防护体系。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 都应将DNS平安纳入日常网络平安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更新,让每一次网络访问都安心无忧。
记住:互联网没有绝对的平安,但通过科学的防护策略,我们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从今天起,花5分钟检查你的DNS设置,为你的网络访问上一把“平安锁”。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