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8-28 10:04 2
1月11日德国著名新闻杂志《明镜周刊》刊登封面故事,标题为《谷歌,它知道的比你多》,对于谷歌在提供众多便利服务的一边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表示了严重担忧。这时候, 德国联邦司法部长施纳伦贝格尔公开表示,谷歌正变成类似微软的全球垄断巨头,如果谷歌不变得透明一些,那么将会在德国面临反垄断制裁。
在意大利,政府也正在酝酿、并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限制谷歌的“越界”行为。1月22日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意大利政府正酝酿出台一项新法案,限制包括谷歌旗下的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在内的视频服务商随意将版权信息不明的视频片段放上互联网。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25日在谈到谷歌公司曾宣称要退出中国一事时表示,做生意必须遵守驻在国律法。
除了隐私平安之外对于垄断意识的忧虑,也是谷歌在欧洲日益引起当局注意的原因。
无可否认, 在某些问题上中美之间始终存有分歧,而妥善处理并跨越这些分歧是中美关系不断前行的明智选择。谈到美中关系面临的新挑战时 白宫一位高级官员称,“我们与中国的关系现在已经而且应该足够成熟,可以容许分歧,甚至是严重的分歧”,“未必会破坏其他领域的合作”。国家关系成熟与否,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彼此尊重,而不是不计后果地肆意冲撞。
上述问题性质各异,但无不关乎中国的核心利益、重大关切,极其敏感。若处理不当将对中美关系产生强大的杀伤力,甚至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美方如果置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于不顾, 在敏感问题上肆意挑衅、制造危机,甚至“绑架”中美关系,两国之间的合作将陷入困局甚至出现倒退。
在谈及美国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可能因抱怨中国的互联网审查而退出中国时盖茨说:“你必须决定:是否能遵守所在国家的律法。如果不能,你或许就无法在那里做生意了。”盖茨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其实“非常有限”。
此前, 微软公司首席施行官史蒂夫·鲍尔默也表示,对微软而言,遵守中国的律法是在那里做生意的一部分。
仔细分析发生在这三个欧洲国家的事件,会发现其实各国政府对于网络的不断膨胀,都持一定的谨慎态度。对于谷歌这样掌握大量信息资源却又对外国政府缺乏透明度的网络巨头,各国政府都心存疑虑。
中美关系正面临新的挑战,两国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中美两国应坚持从战略高度、 以全局眼光看待和处理彼此关系,都把着力点放在加强对话、扩大合作上,都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好各种敏感问题和彼此关切。美方制造事端进而“绑架”中美关系,有损两国关系大局,有悖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也捞不到任何好处。
在法国,谷歌也被纳入了反垄断部门的视野。1月7日 法国总统萨科齐公开表示,要求反垄断局就谷歌是否构成市场垄断问题进行调查,并威胁对于谷歌的在线广告业务征收特别税种。这已经不是萨科齐第一次对于谷歌的市场行为发表意见了 2009年12月初,萨科齐就曾经明确表示,反对谷歌将书籍电子化的行为,他认为,这种电子化已经构成了对法文图书的版权侵害。
2009年1月27日 一本名为《谷歌到底会干什么》的书在美国出版,作者杰夫·杰维斯从分析谷歌成功的商业模型入手,阐述了谷歌为用户定制搜索内容的尝试,其中就涉及到了隐私权。
盖茨说句公道话
西方媒体很生气
盖茨当天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采访时说 互联网在每个国家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促进开放性以及思想交流方面互联网取得了持续不断的成功。话虽这么说各国都对互联网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比如在德国,支持纳粹的言论会受到严格禁止。
美国主流媒体虽给这位巨富留了面子, 但一些评论家在博客上对他的言论逐字逐句进行批驳,他和他的微软一时间被树为“见利忘义”的典型。这给中国人的印象是 美国的言论自由似乎并不像他们标榜的那样宽松,在批判中国的问题上,舆论容不下不同的声音。
2009年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今年可谓“开局不利”:对台军售、 贸易保护、“谷歌事件”……这一切使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德法意多国反垄断审查,谷歌需要积极应对,调整其市场策略,加强与各国政府的沟通,并尊重当地律法法规。一边,谷歌也需要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平安方面加强措施,以赢得各国政府和民众的信任。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