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基础

SEO基础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SEO基础 >

浦东住建站规划调整,为何公示后未严格执行?

96SEO 2025-10-02 11:40 1


一、 事件背景

2024年至2025年期间,浦东新区多个建设项目出现规划调整未按公示方案施行的情况。比方说东樱住宅建设项目公示期间收到居民投诉“工程未按图施工”, 但官方答复称该问题不属于公示内容范畴,需转交职能部门处理。类似矛盾在周浦镇A1A、 A1B街坊容积率调整项目中亦存在规划部门虽公示了容积率从2.0提升至3.0的调整方案,但实际施工中仍沿用旧标准。

浦东住建站规划调整为何未按公示执行?

二、 问题根源

综合分析发现,问题根源集中在三个层面:

  • 1. 律法法规施行不到位:部分建设单位或个人对规划调整公示制度认识不足,未严格施行公示程序
  • 2. 公众参与度低:规划调整公示过程中,公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公示效果不佳。
  • 3. 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规划调整公示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公示后未严格施行。

三、 律法法规漏洞

《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虽明确要求重大调整需重新公示,但施行层面存在两大漏洞:

  • 1. 公示范围不明确:部分规划调整公示范围较小,未能覆盖所有受影响的居民。
  • 2. 公示时间不足:公示时间较短,公众参与度难以保证。

四、 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制度体系:

  1. 1. 建立规划调整负面清单:明确必须重新公示的情形,如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重大调整。
  2. 2. 开发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审批-施工数据实时对接,加强对规划调整公示的监管。
  3. 3. 延长公示意见反馈期:将公示意见反馈期延长至20个工作日赋予公众监督实质性效力。

五、 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有望提高规划调整公示的施行力度,保障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公信力。以下为实施效果的具体表现:

  • 1. 公众参与度提高:公示范围扩大, 公示时间延长,公众参与度显著提升。
  • 2. 规划调整施行力度加强:监管部门加大对规划调整公示的监督力度,确保公示后严格施行。
  • 3. 规划调整质量提升:公众参与度高,有利于提高规划调整质量,满足公众需求。

浦东住建站规划调整公示制度亟需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通过强化部门协同、完善公众参与渠道、引入智能监管等手段,才能切实解决“公示”与“施行”两张皮的问题,保障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标签: 建站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