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SEO 2025-10-27 16:49 0
这是使用 HBase 最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 就是 HBase 的性能调优,而且通常建立在我们对 HBase 内部运行机制比较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呢无论怎么说调优这块都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

在 CentOS 上进行 HBase 性能调优,先说说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参数。
含义:该参数决定了处理 RPC 的线程数量, 默认值是 10,通常可以调大,比如:150,当请求内容很大的时候,如果该值设置过大则可以减少处理延迟。
含义:BucketCache 大小, 取值有两种,一种是 之间的浮点数值,表示占总内存的百分比,另一种是大于 1 的值,表示占用内存大小,单位 MB。
解释:在 hbase-site.xml 中, 将 zookeeper.session.timeout 设置为 30 秒或更少,以限制失败检测周期。该值会直接关系到 master 发现服务器宕机的最大周期, 默认值为 30 秒,如果该值过小,会在 HBase 服务器之间增加通信频率,从而提高性能。
可以通过参数 hbase.hstore.engine 来选择 HBase 存储引擎, 如 LevelDB 或 RocksDB,以获得更好的磁盘性能。
LevelDB 和 RocksDB 是两种常见的 HBase 存储引擎,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LevelDB 性能较高, 但配置较为复杂;RocksDB 在性能上略逊于 LevelDB,但易于配置。
针对不同的存储引擎, 需要调整不同的参数,如 RocksDB 的 block_cache_size、write_buffer_size 等,以优化性能。
合理配置 HBase 的内存大小, 通过调整 hbase.regionserver.global.memstore.size 参数控制 memstore 的大小,避免频繁的磁盘 IO。
根据系统内存大小和 HBase 的使用情况, 合理设置 memstore 的大小,以减少磁盘 IO,提高性能。
使固定数据量的任务完全加载到内存中, 避免频繁的内存和磁盘数据交换,从而降低磁盘 IO,提高性能。
Linux 系统的文件系统优化对于提高 HBase 性能至关重要。
使用以下命令开启文件系统的预读缓存, 提高读取速度:
$ sudo blockdev --setra 32768 /dev/sda
,如 innodb_buffer_pool_size、vm.swappiness 等,以优化性能。
在 CentOS 上进行 HBase 性能调优, 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参数配置、存储引擎选择、内存配置、文件系统优化等。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可以让 HBase 性能飙升,满足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