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8-22 13:57 0
这是一个企业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的时期,它所面临的信息化初期的困境是明显的,它要投入的资金也同样是不小的,只有企业认识到难点后的决心,才可以为这个阶段的信息化成功铺平道路。所以呢建议在这个阶段的资金投入应当达到5%甚至更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第一次体系变革后信息化应用成功。
集成管理是指:营销管理整合、制造管理整合、仓储管理整合、行政管理整合、财务管理整合、服务管理管理整合,局部体系下的流程整合、管理整合、资金整合、时间整合、资产整合之后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将非常漫长,快则2、3年,慢则4、5年,所以将集成管理分成初步集成管理、集成管理。初步集成管理,在系统的耦合度上相对弱化,而集成管理是一个高耦合度的集成。
目前国内企业中,达到1-20亿左右的企业不在少数,从全国的总量上来看,这种中大型规模的企业数量应有数万家之多。对于这类企业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快速发展和高速扩张的新生代企业,一种是处于停滞状态下的传统思维管理下的企业,一种是处于竞争困境中的企业。对于这三类企业都有迫切地的信息化需求, 处于困境和停滞状态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推动来改变被动状态和实现新思维新构想的转换,而快速发展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的引入全面提升企业对于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基础管理的加强。
无论企业是采用哪种组织结构,职能型结构,还是矩阵型结构、混合型结构,抑或是扁平化之后的结构,这种复杂度与人员数量密切相关的状况还是依然存在。所以人员规模是决定企业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将企业人员规模化分成了4个层次:企业创建初期的100-500人;企业创建后期的500-5000人;企业成长前期的5000-20000人;企业成长后期的20000人以上。
这种工作加强的初衷,是由于规模的日益扩大,基础管理如果出现问题会全面拖累企业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期的企业管理者都不敢放松对这些内容的重视;,在经历了一段信息系统应用之后企业的员工在心理上已经愿意接受企业的新思维、新工具方式下的管理,并且在他们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已经遇到许多手工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强化管理控制、强化管理细节、强化市场信息的采集,比如竞争者信息的采集,比如产品设计的采集,比如供应商信息的采集等等,这些内容已不单纯是涉及一个部门的业务,而是多个部门协同的业务。
企业不同阶段的信息化投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描述能够把问题讲清楚,为了清晰的表达,本文从企业发展阶段、人员规模、营业收入、投资强度和软件规模5个方面进行思考,通过5个方面的划分和确定,我们可以把握大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额度,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