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技术

SEO技术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SEO技术 >

如何应对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信息化挑战并实现高效转型?

96SEO 2025-08-22 16:34 1


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钢铁企业信息化通常分成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化和决策的信息化3个层次。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信息化主要还处于管理信息化的层次 即机软硬件等来规范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流程。管理信息化可以综合提高企业营运的效率,MES和ERP的开发就属于管理信息化的范畴。

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对策

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初的系统只能够实现按原有的人工作业流程进行电子记账。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部分大型钢铁企业开始重点发展基础自动化,一边开始较大规模地建设计算机应用系统。

1.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钢铁企业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快各分公司及分厂的基础建设,在全企业范围建立完整的一、二级系统;推进三级系统在不同生产线的实施,打通各分公司生产与管理的隔断,实现产销一体的信息化总体目标。

2. 借助管理咨询力量

中小型钢铁企业可以借助管理咨询公司的力量, 由管理咨询公司为其企业的信息化分析、规划、实施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帮助企业开展管理改革,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化系统选型及实施等多方面工作。

3. 解决信息化建设路线选择问题

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设施路线通常为两种:一种是以宝钢、 武钢、鞍钢等为代表,采取自主开发模式;另一种是以济钢、承钢、杭钢、首钢等为代表,采取套装软件模式。前者应用效果好,但是对钢铁企业本身要求非常高,其投资大、周期长,并且需要专门的技术队伍负责开发实施。

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设施路线通常为两种:一种是以宝钢、 武钢、鞍钢等为代表,采取自主开发模式;另一种是以济钢、承钢、杭钢、首钢等为代表,采取套装软件模式。

1. 信息化缺乏整体规划

钢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企业规模、资金、技术、人员、经验等多方面问题,在实施规划时通常采用分阶段、逐步推进的信息化策略。另一方面 由于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规模优势,不断进行企业兼并、重组,由此造成了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同组织单位信息化不同步,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体现企业级的信息化优势,甚至影响了信息化先进单位的良好运行。

2. 全员参与不到位

钢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仅有各层领导是不够的,会造成调研不够深入、问题研究不透彻,需求无法得到切实满足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没有各生产、管理及支撑部门的全员参与会造成信息化建设推进不力,系统上线后应用效果不佳甚至影响企业的生产发展,出现倒退等严重后果。

3. 信息化人才易流失

在钢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之间,人才流失严重威胁着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人才流动是市场的需要,无法阻止。对此, 钢铁企业应转变思想,从管理上下功夫,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知识管理,建立企业级的信息化项目知识管理体系。

4. 信息化实施路线选择难

钢铁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信息化挑战, 钢铁企业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信息化实施路线,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实现高效转型。


标签: 我国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