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8-18 17:14 1
最近,抖音要“杀入”外卖市场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从“心动外卖”的内测传闻, 到部分商家页面出现“团购配送”功能,不少商家和消费者都开始期待:这个短视频巨头,会不会颠覆美团、饿了么“双雄争霸”的外卖格局?只是 就在大家讨论抖音能否撼动行业巨头时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不少虚假服务商打着“抖音官方授权”的旗号,向商家收取高额服务费,承诺“轻松入驻”“快速变现”,后来啊却让许多人“踩坑”亏钱。
“进军外卖”“围剿美团”“挑战饿了么”——这些标签最近频繁出现在抖音外卖相关报道中。说实在的,抖音对本地生活领域的布局早已不是秘密。2022年, 抖音就曾推出“团购配送”功能,今年又传出“心动外卖”内测的消息,甚至有消息称喜茶、肯德基等品牌已在抖音开通外卖点单功能。
从表面看, 抖音的入局似乎“来势汹汹”:日活超7亿的庞大用户基数、成熟的短视频内容生态、强大的流量分发能力,这些似乎都让它有底气挑战美团、饿了么多年建立的外卖壁垒。但深入分析会发现,抖音外卖要想真正“撼动”行业巨头,还面临不少现实困境。
美团、饿了么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靠的不仅是流量,更是深耕多年的配送体系。美团拥有自营的配送团队“美团配送”, 饿了么则背靠阿里生态,与蜂鸟配送深度绑定,两者都能实现“30分钟送达”的即时配送服务。而抖音目前并没有自己的配送团队,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其外卖业务仍需依赖第三方配送。
这意味着,抖音外卖本质上更像一个“流量中介”——商家通过抖音获客,但配送环节仍需依赖现有平台。对于商家这并没有解决“配送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正如一位餐饮老板所言:“抖音能帮我带来订单,但送不送得快、送不送得好,还是得看配送平台的脸色。”
外卖行业是一个“低毛利、重运营”的领域。美团最新财报显示, 其餐饮外卖业务变现率14.4%,经营利润率仅5.4%,真正赚钱的是酒旅到店等高毛利业务。抖音虽然流量巨大,但广告收入已接近瓶颈,急需找到新的变现渠道。
只是外卖业务的“烧钱”程度远超想象。从技术研发、商家拓展到配送体系建设,每一步都需要巨额投入。抖音能否承受这样的“长期投入”?目前来看,更可能是将外卖作为“团购+配送”的延伸服务,通过内容营销为商家导流,从中抽取佣金或服务费。但这种模式能否持续,还有待市场检验。
抖音的核心优势是“内容推荐”, 用户习惯是“刷短视频、看直播”,而外卖的核心需求是“快速、精准地找到附近美食”。两者的使用场景和用户心理存在明显差异:刷抖音是“被动消费”,点外卖是“主动需求”。抖音能否将“货找人”的内容逻辑,转化为“人找货”的外卖逻辑,仍是一个未知数。
正当抖音外卖引发热议时一场针对商家的“骗局”正在上演。“普通人的机会来啦~抖音外卖平台开通后马上就能挣钱。”“交399元服务费,我们帮你代运营,轻松月入过万。”——这样的广告最近在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频繁出现,吸引了不少商家的注意。
江西餐饮品牌负责人谭斌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今日头条看到一则“心动外卖服务商”的推介, 对方声称自己是“抖音官方授权”,可以帮助商家快速入驻抖音外卖,只需支付399元服务费,就能享受“代运营、流量扶持”等服务,甚至承诺“早入驻的商户已拥有上万元收益”。谭斌心动之下联系了对方,却被好友提醒“先核实官方信息”。
经过调查发现, 这些虚假服务商的伎俩如出一辙,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伪造“官方授权”,制造稀缺感 骗子往往会伪造“抖音授权书”“内部合作文件”等材料,声称自己有“特殊渠道”或“独家权限”,可以帮助商家“优先入驻”。他们会强调“内测名额有限”“限时优惠”,利用商家的“焦虑心理”促使其快速决策。
第二步:收取高额费用, 承诺“不切实际”的回报 从几百元的服务费到上万元的“代运营费”,骗子们以“流量扶持”“订单保障”“快速回本”为诱饵,让商家误以为“花钱就能赚钱”。有商家透露, 自己支付了5980元“代运营费”后所谓的“专属运营”只是有时候发几条短视频,订单量几乎没有增长,想要退款却被对方以“已开始服务”为由拒绝。
第三步:拉黑跑路, 或继续“二次收割” 当商家发现被骗后骗子要么直接拉黑联系方式,要么以“需要追加投入”“升级套餐”为由进行二次收割。更恶劣的是有些骗子还会窃取商家的账号信息、经营数据,导致商家遭受更大损失。
面对愈演愈烈的骗局, 抖音官方在7月23日紧急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目前心动外卖仍处于内测阶段,暂不对外招商。目前网络上所有宣称是心动外卖项目代理商、合作商、代运营的均为虚假宣传。请大家谨防被骗。”
声明中还提到, 抖音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以“心动外卖”名义开展招商活动,所有需要商家提前付费的“入驻服务”“代运营服务”均涉嫌诈骗。还有啊,抖音小程序团队也明确规定,服务商不得提供“外卖商品及内容”相关服务,违规者将被处罚。
“交了399元后对方就把我拉黑了。”杭州餐饮商家李女士的经历令人唏嘘。她看到抖音上有“心动外卖服务商”的广告,声称“3天就能上线,保证每天50单”,于是转账支付了服务费。后来啊对方收钱后就失联,抖音客服也证实这是诈骗。
更夸张的是 有骗子甚至伪造了“抖音外卖合同”,盖着假公章,要求商家支付“保证金”“技术维护费”等费用。直到商家发现合同上的公章与抖音官方不符,才意识到被骗。
面对层出不穷的骗局,商家和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以下几招“防骗指南”一定要记牢:
无论是抖音、美团还是其他平台,官方入驻都是免费的,不会以任何名义向商家收取“入驻费”“服务费”“保证金”。遇到要求提前付费的“服务商”,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权限”等说辞。
骗子们最喜欢用“轻松月入过万”“躺赚”等话术吸引商家。但做生意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平台都需要商家用心经营。对于抖音外卖这样的新业务,更要理性分析: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抖音用户习惯?是否有足够的运力支持配送?切勿被“高回报”冲昏头脑。
如果不幸被骗,一定要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协议等凭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一边通过12315平台、抖音官方举报渠道进行举报。抖音官方表示,将对虚假服务商进行封号处理,并协助商家**。
商家若想入驻抖音外卖,应通过抖音商家后台等官方渠道申请,关注抖音官方发布的最新政策。对于消费者而言, 点外卖时尽量选择平台正规商家,避免通过非官方链接或小程序下单,以防个人信息泄露或遇到“假商家”。
抖音外卖的“虚假服务商”骗局,并非个例。近年来因为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的兴起,类似的“割韭菜”事件屡见不鲜。从“抖音团购代理”到“快手小店服务商”,骗子们总能抓住商家的“流量焦虑”,利用信息差进行诈骗。
作为平台方,抖音有责任加强对服务商的审核与管理,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对于虚假宣传、诈骗行为,要果断打击,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澄清谣言,避免更多商家受害。还有啊,平台还应完善商家权益保护机制,为商家提供正规的入驻和运营指导。
虚假服务商的泛滥,与违法成本过低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新业态的监管, 严厉打击以“代理”“加盟”为名的诈骗行为,提高罚款金额和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形成“不敢骗、不能骗”的震慑效应。
对于商家而言,要认识到“没有捷径可走”,任何平台的发展都需要长期投入和精细化运营,切勿盲目追求“流量红利”。对于消费者而言, 要增强防范意识,遇到“免费午餐”“高回报承诺”时多一个心眼,通过正规渠道消费,保护自身权益。
抖音外卖的上线,无疑为本地生活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商家提供了新的流量机会。但“新风口”不应成为“骗局”的温床。无论是平台、商家还是消费者,都需要共同维护一个诚信、健康的网络环境。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擦亮双眼,不轻信、不盲从,用理性和智慧守护自己的“钱袋子”。作为行业参与者,唯有坚守诚信经营、规范发展的底线,才能让新业态真正行稳致远。抖音外卖能否挑战美团、饿了么市场会给出答案;但虚假服务商的“割韭菜”行为,必须被坚决**!
你遇到过类似的“虚假服务”骗局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让我们一起避坑,共同维护消费权益!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