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8-18 17:40 1
又一则与“元宇宙”有关的新闻,震惊了行业。8月12日 美国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自曝,在其4月举行的发布会上,CEO黄仁勋的演讲中有14秒由数字合成的“假人”代为出镜。虚拟的黄仁勋足够以假乱真,并在长达四个月时间里骗过了所有人。有评论感叹,原来这就是元宇宙。但随即,多位元宇宙赛道的从业者告诉深燃,这是AI以及影像技术上的突破,“离元宇宙还远着呢”。
元宇宙究竟是个啥玩意儿?这个看似时髦的词,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未来世界”的神秘面纱。
“元宇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里。书里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人们用数字化身在里面社交、竞争,甚至影响现实世界。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科幻概念会在30年后火遍全球。
说白了元宇宙就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在这里你可以拥有一个虚拟身份,和朋友们一起逛街、看电影、打游戏,甚至能工作、学习、赚钱。它不是简单的游戏或社交软件, 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数字世界,能和现实世界实时交互,还有自己的经济系统——就像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绿洲”,每个人都能在里面创造价值,也能通过虚拟资产赚钱。
为什么突然火起来?2021年3月,游戏平台Roblox在纽交所上市,把“元宇宙”写进招股书,直接带火了这个概念。接着, Facebook宣布要转型“元宇宙公司”,微软、腾讯等大厂纷纷布局,资本市场也跟着躁动,“元宇宙”成了互联网圈最热的词。
但问题来了:不同人口中的“元宇宙”,根本不是一回事。有人说它是VR游戏, 有人说它是虚拟社交,还有人觉得它就是区块链数字货币……这个概念像个大筐,啥都能往里装。那到底啥才是真正的元宇宙?
Roblox在招股书里给元宇宙了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文明。听起来复杂?其实翻译成人话就是:
你看, 现在的VR游戏可能只满足“沉浸感”,社交软件可能只满足“朋友”,但真正的元宇宙,得把这八个要素全占了。
很多人把元宇宙和《我的世界》《Roblox》这类游戏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根本不是一回事。
拿《我的世界》 它是个“开放世界游戏”,玩家可以在里面盖房子、挖矿,但本质上还是“单款内容”——你玩的是别人开发好的世界,虽然能自由创作,但没法把你的作品变成别人也能玩的“游戏”。
而Roblox不一样,它是个“玩家创作平台”。在这里 你不仅能玩游戏,还能自己动手开发游戏——比如设计一个“宠物养成”小游戏,其他玩家可以付费玩,你就能赚虚拟货币“Robux”,还能换成真钱。截至2020年, Roblox上有800万开发者,2000万个游戏场景,127万人在上面赚到了钱,其中1287人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
说白了普通游戏是“玩别人的世界”,元宇宙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还能靠创造赚钱。这就像B站:你看视频是“消费者”,但如果你会做视频,就能当UP主,靠创作变现。Roblox就是游戏版的B站。
元宇宙这么火,资本和互联网大厂怎么可能错过?从腾讯、字节跳动到微软、Facebook,大家都在悄悄布局,生怕落后一步。
腾讯的优势太明显了:社交和游戏两大基本盘。在元宇宙里社交和游戏是核心,腾讯早就开始布局了。
2020年, 腾讯就投资了Roblox,拿下了国内代理;还拥有Epic Games40%的股份;旗下《迷你世界》和《我的世界》类似,也是开放世界游戏,用户能自己创作地图。最近,腾讯还在研发自家的开放世界游戏,试图打造“中国版Roblox”。
更关键的是腾讯的社交优势能和元宇宙无缝衔接。你想, 以后在微信里就能直接进入虚拟世界,用微信好友列表组队玩游戏,甚至在虚拟空间里开“线上会议”——这不就是元宇宙的雏形吗?
字节跳动也没闲着。它1亿元战略投资了“中国版Roblox”代码乾坤,还一直在布局VR和AR技术。今年6月, 旗下火山引擎和亮亮视野合作,推出了一款AR透明光波导眼镜,能实时叠加虚拟信息,比如导航、商品详情,看起来就像“钢铁侠”的HUD界面。
字节跳动的逻辑很简单:短视频是现在的“信息入口”,VR/AR是未来的“沉浸入口”。元宇宙需要海量的内容和沉浸式体验, 而这正是字节跳长的——短视频平台上有无数创作者,未来他们可能会转向元宇宙内容创作;而VR设备,就是人们进入元宇宙的“钥匙”。
除了腾讯和字节,其他大厂也各有侧重。
比如网易, 投资了全球最大的虚拟角色社交平台IMVU,用户可以在里面自定义虚拟形象,社交聊天甚至买虚拟衣服、家具——这直接对标元宇宙的“身份”和“社交”要素。
硬件方面 就更热闹了:腾讯投资了VR企业元象唯思,小米在研发VR一体机,华为、OPPO也推出了AR眼镜。毕竟没有好的硬件设备,元宇宙的“沉浸感”就无从谈起——就像没有手机,就玩不了移动游戏一样。
虽然元宇宙喊得震天响,但从业者们都很清醒:“现在还太早,难题多着呢。”到底难在哪?
想体验元宇宙,VR/AR设备是“入场券”。但现在的VR眼镜, 体验真的不怎么样——又重又贵,续航短,戴久了晕、眼睛累,分辨率也不够高,就像看“像素屏”。
一位游戏公司高管告诉深燃:“VR眼镜现在更像‘玩具’,没人愿意戴着它上班、逛街。除非能做到像眼镜一样轻便,像手机一样续航,不然永远成不了大众消费品。”
除了VR,体感手套、动作捕捉设备更贵,一套下来几十万,普通用户根本买不起。没有便宜好用的硬件,元宇宙就只能“小众玩玩”,成不了主流。
Roblox的成功,离不开“玩家创作”这个核心。但问题是不是人人都会做游戏。开发一款游戏,需要懂编程、美术、设计,门槛太高了。虽然Roblox提供了“拖拽式”工具,降低了难度,但想做出好玩的游戏,依然需要专业能力。
“就像不是人人都能拍出爆款短视频一样,能做出好游戏的创作者永远是少数。”王涛说。目前Roblox上2000万个游戏里真正火的不超过1%,大部分都是“无人问津”的平庸作品。没有足够多的高质量内容,玩家凭什么天天来玩?
元宇宙不是单机游戏, 而是“大型多人在线”世界——你想和100个朋友在虚拟广场开演唱会,或者和1000人在虚拟城市“逛街”,这对网络的要求极高。
现在的5G网络, 延迟大概20-50毫秒,但元宇宙需要“低延迟”,最好在10毫秒以内,不然你的动作和虚拟世界的反应会“脱节”,就像玩游戏卡顿一样难受。更别说百万人一边在线的数据传输了现有根本扛不住。
“就像4G催生了短视频, 5G可能催生元宇宙,但5G还不够,可能需要6G或者更先进的网络技术。”一位通信工程师说。
元宇宙里有经济系统, 就有可能出现诈骗、洗钱、虚拟财产纠纷——比如有人偷了你的虚拟装备,或者用虚拟货币洗钱,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2018年, 《迷你世界》就主要原因是玩家在游戏里制作“涉黄内容”被下架,暴露了虚拟内容监管的难题。元宇宙比普通游戏复杂得多,里面有更庞大的用户和更复杂的经济活动,监管起来会更麻烦。
“现实世界有律法,虚拟世界也得有‘规则’。”一位律法从业者说 “比如虚拟财产的归属、虚拟行为的责任划分,这些都需要明确的律法框架,不然元宇宙就会变成‘法外之地’。”
虽然难题很多, 但元宇宙的发展方向是明确的——让虚拟世界更“像”现实世界,让现实世界更“方便”虚拟体验。
短期来看,元宇宙会先在“游戏+社交”领域落地。比如更逼真的VR游戏,虚拟社交平台,甚至虚拟演唱会。
中期来看, 硬件会进步:VR眼镜会更轻便,续航更长,价格更便宜,像现在的手机一样普及;网络会更先进,6G商用后延迟降到毫秒级,百万人一边在线不再是问题;内容创作工具会更简单,普通人也能用AI助手做出简单的游戏或虚拟场景。
长期来看, 元宇宙可能会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你可以在虚拟办公室开会,用虚拟和白板和同事讨论方案;学生可以在虚拟教室里“实地”参观历史遗址,甚至和“虚拟孔子”对话;医生可以在虚拟手术室里做手术模拟,练习复杂操作。
但要注意, 元宇宙不会“取代”现实世界,而是和现实世界融合。就像短视频没有取代文字, 手机没有取代电脑一样,元宇宙会成为一个“新工具”,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而不是让我们逃避现实。
元宇宙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概念,而是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后来啊——从文字到图片,从视频到VR,人类一直在追求更沉浸的信息体验;从单机游戏到网络游戏,从社交软件到虚拟世界,人类一直在追求更丰富的社交方式。
现在说“元宇宙来了”太早,说“元宇宙是骗局”也太偏激。它更像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大楼”,我们已经看到了地基和框架,但离竣工还早着呢。
对于普通人不用太焦虑“要不要进入元宇宙”,也不用被各种“概念炒作”忽悠。我们可以关注它,体验它,但记住:技术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让我们被技术“绑架”。
那么你期待元宇宙吗?你希望在虚拟世界里做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你对“未来世界”的看法!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