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基础

SEO基础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SEO基础 >

十年陌陌,难道都是中年人?中年社交新趋势,你了解吗?

96SEO 2025-08-18 17:49 13


十年陌陌,难道都是中年人?中年社交新趋势,你了解吗?

十年光阴,足以让一个青涩少年步入而立,也让一款社交软件从风口浪尖面临“中年危机”。陌陌, 这个曾以“附近的人”掀起陌生人社交浪潮的应用,如今正悄然经历着用户结构的变迁——当“荷尔蒙经济”逐渐褪去,当年轻一代被Soul、Uki等新锐平台分流,人们不禁要问:十年陌陌,难道真的只剩下中年人?

从“荷尔蒙”到“烟火气”:中年用户真实需求浮现

2011年,陌陌诞生于移动互联网爆发前夕。其“院数据, 陌陌用户中25-34岁占比高达57.9%,而18-24岁的年轻用户比例远低于Soul、积目等新兴平台。

十年陌陌,都是中年人

中年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需求,早已超越了一开始的“走肾”冲动。他们更关注:

  • 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工作压力、 家庭责任带来的孤独感,促使他们寻求能深度交流的“同类”。
  • 兴趣圈层与生活分享从职场经验、 育儿心得到摄影、旅行,他们渴望在垂直领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 线下社交的延伸相比纯线上“尬聊”, 他们更倾向将线上关系转化为线下真实社交,如兴趣小组、同城活动。

知乎上“陌陌真的很容易泡到女生吗”的话题下 大量吐槽“全是阿姨”的声音,正是这一转变的缩影。中年用户并非“消失”,而是需求升级,平台若无法匹配,便自然流向更契合的土壤。

数据透视:中年社交新趋势的三大驱动力

中年社交需求的变迁, 并非偶然而是社会、经济、技术多重因素交织的后来啊:

1. 人口结构变化:银发经济与“三明治一代”崛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35-59岁人口占比已达31.5%,成为社交平台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他们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社交需求呈现“刚需化”特征。艾瑞咨询报告指出, 45岁以上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日均使用时长已超过年轻群体,且更倾向于参与“知识分享”“健康养生”“亲子教育”等话题讨论。

2. 技术赋能:从“颜值匹配”到“灵魂共鸣”

传统陌生人社交依赖“看脸”的浅层匹配,已无法满足中年用户对深度的渴望。Soul等平台”“语音房”“兴趣星球”等功能,构建了“去颜值化”的社交逻辑。陌陌虽推出“狼人交友”“一起来玩吧”等互动游戏, 试图增强场景化社交,但核心模式仍停留于“附近的人”和直播打赏,与中年用户的情感诉求存在错位。

3. 商业逻辑重构:从“流量变现”到“价值留存”

直播打赏曾是陌陌的“现金牛”, 2020年直播业务营收96.37亿元,占总营收64%。但2020年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直播收入下滑22.8%,折射出单一盈利模式的脆弱性。中年用户付费意愿更强,但更倾向于为“知识付费”“会员权益”等高价值内容买单,而非单纯的“打赏PK”。陌陌会员费收入虽从2016年4.5亿增至2020年51.12亿, 但增速已明显放缓,亟需开辟新增长曲线。

陌陌的转型探索:中年社交的“解药”在哪里?

面对用户结构变化和增长瓶颈, 陌陌尝试了多元化转型,但效果存疑:

1. 直播+综艺:能否再造“荷尔蒙”狂欢?

2021年,陌陌推出户外直播综艺《MOMO直播巡游记》,邀请12位当红主播参与。其逻辑是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场景,通过“真人秀”形式增强用户粘性。只是综艺制作成本高、盈利难,且中年用户对“PK打赏”的疲劳感已现。若不能突破“秀场直播”的惯性思维,仅靠场景迁移恐难奏效。

2. 影业投资:从“颜值主播”到“内容IP”的跃迁?

陌影业联合出品《不止不休》《不期而遇的夏天》等文艺片,试图将主播资源转化为影视IP。但电影产业长周期、高风险,与社交平台快速变现的需求矛盾明显。平遥电影节上唐岩、王力的“青年导演扶持”愿景虽好,但能否反哺平台核心社交属性,仍是未知数。

3. 游试水:从“社交工具”到“内容平台”的尝试

陌陌推出手游《Myth:Goods of Asgard》,却被曝抄袭HADES。尽管游戏业务收入仅占3900万,但其战略意义在于探索“社交+游戏”的融合模式。只是 中年用户对游戏的需求更偏向“轻量化”“休闲化”,如斗地主、狼人杀等,而非硬核动作游戏,陌陌的游戏布局明摆着偏离了核心用户画像。

未来已来:中年社交平台的破局方向

陌陌的转型焦虑,折射出整个社交行业对“中年用户”的集体忽视。未来 真正能抓住中年社交红利的平台,需在以下方向发力:

1. 构建“兴趣+社区”双引擎

借鉴“种草社区”模式,打造垂直兴趣圈层。比方说 针对中年用户的“职场充电站”“亲子乐园”“摄影同好会”等,通过UGC内容沉淀和线下活动联动,形成“高粘性社区”。Soul的“兴趣星球”已初具雏形,但缺乏中年用户适配的内容生态。

2. 深化“知识服务”变现能力

中年用户是知识付费的核心群体。平台可引入行业专家、心理咨询师等KOL,开设付费专栏、直播课程,将社交场景转化为知识消费场景。LinkedIn的成功证明,职场社交与知识服务结合,能创造远超广告和打赏的可持续价值。

3.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体验

中年社交的核心诉求是“真实性”。平台需打通线上关系链与线下场景,比方说组织同城读书会、健康讲座、亲子活动等。陌陌的“附近的人”功能可升级为“活动雷达”, 基于用户兴趣和地理位置智能推荐线下社交机会,实现“从线上破冰到线下深耕”的闭环。

4. 强化“情感陪伴”产品创新

针对中年群体的孤独感,开发“情感树洞”“匿名倾诉”“兴趣小组”等功能。比方说 借鉴“即刻”的“话题广场”,或“语玩”的语音社交,但需更注重内容质量和社区氛围管理,避免沦为低质流量池。

中年社交, 价值大于流量

十年陌陌的变迁,是社交行业演进的缩影。当“荷尔蒙”褪去,当年轻一代流向新平台,中年用户正成为社交蓝海的“***”。只是 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争夺存量用户,而在于理解其深层需求——他们需要的不是虚拟的“荷尔蒙狂欢”,而是真实的情感连接、有价值的知识共享、可信赖的线下社交。

陌陌的转型焦虑,或许正是行业转型的信号灯。未来 谁能率先破解“中年社交密码”,谁能将“流量思维”转向“价值思维”,谁就能在存量时代开辟新的增长曲线。毕竟社交的本质,永远是“人”的需求。而中年用户的需求,正站在时代的风口之上。

**互动话题**:你眼中的中年社交需求是什么?你认为陌陌的转型方向正确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图:中年用户社交需求分布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