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8-18 22:15 1
每天打开人才站后台,看着访问量个位数,企业客服问“你们这真有人吗?”,求职者吐槽“职位都是三个月前的”,这种扎心场景,是不是很多本地站长都经历过?智联、 51job这些巨头砸钱做品牌,全国抢市场,咱们小本经营的本地人才站,既没资金砸推广,又没数据积累,到底该怎么活?
其实啊,巨头们全国撒网,反而漏了“本地”这个金矿。他们全国找人才,咱们就深耕本地;他们拼功能全,咱们就做服务精。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本地人才站如何在巨头夹缝里杀出一条血路。
巨头们动辄上亿简历库,咱们没法比,但别忘了:企业招人,优先招“本地能立刻到岗的”;求职者找工作,也想“离家近、通勤方便”。这就是咱们的机会——做“本地数据”的独家供应商。
那具体怎么搞本地数据?
很多站长犯个错:找企业要职位,就说“来我们网站发招聘呗,免费!”企业一听免费,随便发个“招服务员”敷衍了事。咱们得换个思路:企业要的是“招到人”,咱们就帮他们“精准找人”。
比如对接本地餐饮协会, 说“你们会员店招服务员,我帮你们整理‘本地有餐饮经验+年龄18-35岁’的简历库,免费筛选,合适了你们再联系”。企业一听“精准筛选”,肯定愿意合作。再比如和本地工厂合作, 搞“普工技能速成班”,结业后优先推荐到合作工厂,既解决企业招工难,又给求职者增加技能,双赢。
案例:河南某县城人才站, 去年和本地12家服装厂合作,推出“缝纫工免费培训”,培训后学员简历全部录入网站,企业发布“缝纫工”职位时系统自动推送这批学员简历。3个月内,服装厂付费发布职位增长80%,学员就业率达90%,网站数据直接盘活了。
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手里有大量本地就业数据:比如“本地紧缺职业排行”“失业人员技能分布”“应届生专业统计”,这些数据公开渠道能查,但咱们可以加工成更直观的“本地就业白皮书”。
比如和当地就业局合作, 拿到“2023年XX市紧缺职业TOP10”数据,做成图文报告,发布在网站头条,企业一看“原来电工这么缺”,自然会来网站招电工;求职者看到“原来会计需求大”,就会主动注册投简历。数据有了流量和信任度自然就来了。
注意:获取数据必须合规!别想着黑进政府系统,通过正规合作渠道,既能拿到数据,还能蹭政府背书,一举两得。
巨头们的简历库是冰冷的,咱们可以做成“有温度的本地故事”。设置“本地求职成功故事”专栏, 让找到工作的用户分享“我在XX网站找到工作啦”,比如“张三,28岁,通过网站找到XX公司会计岗,月薪5000,公司就在家附近,通勤10分钟”,真实案例比硬广管用100倍。
一边, 让企业在招到人后晒“好评”,比如“XX人才站帮我们招到3个技术员,效率比猎头还高,推荐!”用户看到“企业真实好评”,注册意愿会大幅提升。
巨头们一年烧几亿打广告,咱们小本经营,学不起。但别忘了:本地企业、 本地求职者,不会天天刷全国招聘网站,他们更可能去社区公告栏、本地微信群、县城贴吧找机会。这就是咱们的主战场。
别觉得线下推广土, 在县城、乡镇,线下比线上有效100倍。具体怎么做?
案例:四川某县城人才站, 去年通过“社区广播+劳务市场摆摊”地推,3个月内注册用户从1000涨到8000,其中60%是“40岁以上+不会用智能手机”的群体,这部分巨头根本覆盖不到,咱们却能吃透。
巨头们抢“招聘”“找工作”这些大词,咱们抢不过但可以抢“XX市招聘”“XX区急招会计”“本地日结工作”这些“本地长尾词”。怎么优化?
数据:某本地站通过优化“XX县急招”“XX市日结”等20个本地长尾词, 3个月内搜索引擎流量从每天50IP涨到500IP,其中80%是“本地IP”,转化率是普通流量的3倍。
本地人都在微信里咱们得建“本地求职群”。怎么建?
效果:某站长建了5个“XX求职群”, 每个群500人,每天发岗位后直接引导注册网站,群成员转化率高达40%,比普通广告精准10倍。
巨头们功能多到让人眼花:AI匹配、VR面试、薪资计算器……但本地用户,特别是中老年求职者,根本用不上。咱们要做“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
求职者搜“会计”, 不想看到北京、上海的岗位,就想看“家附近的”。咱们得优化搜索算法:让用户IP定位到XX市, 搜“会计”时优先显示“XX市XX区+3公里内”的会计岗位,距离近的排前面再显示“薪资高+更新时间近”的。
技术实现:用百度地图API获取用户IP对应的地理位置, 在搜索时加入“距离”排序参数,简单但有效。用户一看“哦,就在我家附近”,点击率立马上去。
很多本地求职者是50-60岁的叔叔阿姨, 眼神不好,不会用智能手机。移动端必须做“适老化改过”:
案例:某本地站上线“适老化改过”后 50岁以上用户占比从15%涨到45%,这些用户虽然不买东西,但会介绍老乡来注册,间接带来了大量企业用户。
很多求职者,特别是应届生,不知道怎么写简历、怎么面试。咱们可以推出“求职陪跑”服务:99元/次帮用户修改简历、模拟面试、分析企业面试题。看似便宜,但能极大提升用户粘性。
用户付了钱, 咱们肯定用心服务,帮他找到工作后他会主动给朋友推荐“XX人才站帮我找到工作,他们还教我面试”,口碑就这么传开了。而且这部分服务能直接变现,比单纯靠广告靠谱多了。
巨头们什么都想做,后来啊什么都做不精。咱们就选一个“细分赛道”,做到本地第一。比如:
案例:浙江某茶叶县人才站, 只做“茶叶行业招聘”,对接本地200家茶企,发布“采茶工”“茶艺师”“炒茶师傅”等岗位,企业付费率高达60%,主要原因是“其他网站没有这么细的茶叶岗位,我们只能来这儿招人”。
说白了本地人才站的生存之道,就是“巨头看不上的、做不好的,咱们死磕到底”。他们全国跑,咱们蹲本地;他们拼功能,咱们拼服务;他们砸钱,咱们拼用心。
别再羡慕巨头了 他们全国抢市场,咱们把这一亩三分地深耕透,把本地求职者和企业服务好,照样能活得滋润。现在就去看看你的网站:有没有3个“本地特色岗位”?有没有5条“真实求职故事”?有没有针对“中老年用户”的适老化改过?没有?赶紧去搞!
记住:互联网时代,流量是别人的,但“本地信任”是咱们自己的。把信任做起来了还怕没活路吗?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