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96SEO 2025-08-18 18:47 2
在在线教育行业,曾经的热闹景象如今已被裁员潮和离职风波所取代。高途、作业帮等头部机构纷纷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员工们即使没有被公司主动解雇,也纷纷选择主动离职。这不禁让人思考:公司不开人,我也要离职,这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在线教育行业的新趋势?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职场动态的观察者, 我将从政策变化、资本撤离、员工心态等多个角度,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结合真实案例,探讨其行业影响和未来走向。说实话, 这个趋势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后来啊,它不仅反映了行业的阵痛,也揭示了职场人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理性选择。
在线教育行业近年来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2020年疫情爆发后线上学习需求激增,资本疯狂涌入,行业迎来黄金时代。数据显示, 2020年8大在线教育企业融资总额超过120亿美元,猿辅导一家就获得超200亿元融资,扩张速度令人咋舌。只是好景不长,2021年起,监管政策突然收紧,行业遭遇重创。4月, 北京市监管部门对高途、学而思、猿辅导等6家机构顶格罚款;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更是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罚款3650万元,教育部同步宣布整顿校外培训。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直接掐住了行业的命脉。
政策变化只是导火索,资本撤离才是根本原因。高瓴资本在2021年第一季度清仓了好未来与一起教育科技;老虎环球基金减持高途;天眼查数据显示, 2021年行业融资额断崖式下跌,只有火花思维一家获得超1.5亿美元融资。资本退潮后“烧钱获客”的营销模式难以为继,企业不得不缩减成本。裁员成为首选方案:高途宣布裁员30%, 关停信息流和直播业务;作业帮虽声称重点业务招聘,但内部大规模裁员传言不断。行业分析师指出,这标志着在线教育从野蛮生长进入理性调整期,但调整幅度之大,超出了许多人预期。
面对行业寒冬,员工们的离职决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多重考量的理性选择。先说说工作压力和不确定性让员工身心俱疲。在高途, 一位在职员工阿伟描述道:“公司政策朝令夕改,今天谈渠道,明天发传单,后天又变回谈渠道,领导不熟悉业务却盯数据、喊口号,加班到深夜已成常态。”这种混乱的管理不仅降低效率,更让员工看不到职业前景。末位淘汰制和高压绩效制度, 如作业帮的“新人保底绩效1000元”,迫使员工在无休止的加班中挣扎,许多人主动辞职以寻求喘息空间。
接下来政策风险和公司运营问题加剧了离职倾向。政策监管限制了广告投放和业务范围,导致平台曝光度锐减,员工收入缩水。一位作业帮社招员工圆圆坦言:“国家政策出台后 平台限制增多,挣钱变难,公司用‘末位淘汰’劝退新人,我们这批130人的新兵营再说说只剩不到40人。”更关键的是员工对行业前景缺乏信心。正如阿伟所说:“在线教育就是个烧钱的行业,资本一旦撤火就玩不下去了。”在运营混乱、管理不善的公司,离职成了止损的最佳方式。数据支持这一观点:2021年行业裁员预估达六七万人, 员工主动离职率攀升,反映出职场人更倾向于在风险暴露前抽身。
真实案例最能生动诠释这一趋势。通过四位不同背景员工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离职决策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 阿伟:高途在职员工 30岁的阿伟在高途工作多年,目睹了部门每周离职30人的惨状。“手底下的人都被裁得差不多了我就快成光杆司令了”他无奈地说。公司政策朝令夕改,领导不懂业务却风险转嫁,员工被迫加班至深夜。尽管未被裁员,阿伟已开始寻找新工作:“运营管理出了问题,公司消亡的根本在此,在线教育我不干了。”他的选择体现了在职员工对行业失去信心,主动寻求转型。 - 圆圆:作业帮社招员工 27岁的圆圆今年5月入职作业帮,签了3年合同。作为LPC学习规划顾问,她工作从早10点忙到午夜零点,却因政策变动被劝退。“六一后公司开始大批劝退新人,我们这批130人留下不到40人,”她回忆道。试用期身份让她无力反抗,只能接受离职。如今她感慨道:“加班到凌晨,没有休息日再说说还被劝退,还是双休工作香。”她的故事展示了政策如何快速波及新员工,离职成了无奈之举。 - 悦悦:高途实习生 21岁的教育专业学生悦悦, 通过校招拿到高途辅导老师offer,却在入职前夕被告人知只能做地推。“HR说受政策影响,实习岗位取消,房补、交补都没了”她愤怒地说。放弃offer后她错失春招机会,只能随便找地方混实习证明。悦悦的经历揭示了实习生的脆弱性:“大厂说变就变,努力白费,以后永远要有plan B。”这反映了政策对职业规划的冲击。 - 蓓蓓:猿辅导应届生 22岁的蓓蓓收到猿辅导offer后 租房、体检,准备入职,却遭遇“两极反转”:HR先说取消岗位,后改口入职,但群聊解散、HR失联。她多方**后终于在6月入职,但心悬未落:“眼下机会靠谱吗?未来在线教育还有机会吗?”蓓蓓的波折体现了应届生的焦虑,离职风险不仅关乎收入,更关乎身份错失。
这些案例共同点在于:员工离职并非因被裁,而是因工作环境恶化、前景不明。正如一位HR私下透露:“政策让公司缩编,员工更愿主动离开,避免成为再说说接盘者。”
离职潮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在线教育行业进入“主动离职新常态”?从历史对比看,过去行业扩张期,员工离职多因跳槽涨薪;如今收缩期,离职更多是避险行为。行业分析师李明指出:“政策监管常态化,资本谨慎化,企业被迫从规模转向效率,员工自然更倾向稳定。”数据支持:2021年在线教育岗位招聘需求下降40%, 但主动离职率上升25%,显示员工从“机会驱动”转向“风险规避”。
只是这并非绝对新趋势,而是行业周期性调整的体现。过去几年,行业高速扩张掩盖了管理问题,如高途的“扩张过快、运营混乱”;政策只是加速了暴露。未来行业可能分化:头部企业优化管理、聚焦核心业务,留存员工;中小机构或被淘汰,员工被迫转行。专家建议, 员工需提升技能多元化,如转向企业培训或职业教育;企业则应优化管理,关注员工福祉,避免“一刀切”裁员。
总的主动离职趋势反映了职场人对行业不确定性的理性应对。它不是终点,而是行业重塑的起点。正如蓓蓓所说:“经历波折后我学会了更灵活地规划职业。”这种适应力,将是未来职场的关键。
面对在线教育行业的动荡, 员工和企业都需要积极应对,化危机为转机。 - 给员工:提升技能,多元化发展 员工应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悦悦的教训提醒我们:“永远要有plan B”, 建议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如数据分析或教育科技工具,增强竞争力。一边,关注行业动态,如政策变化,提前布局转行方向。比方说从在线教育转向企业培训或职业教育领域,这些领域需求稳定。阿伟的选择值得借鉴:他已开始寻找其他行业工作,避免“一棵树上吊死”。 - 给企业:优化管理,关注员工福祉 企业需从“扩张思维”转向“生存思维”。作业帮的案例显示, 高压绩效和末位淘汰制加剧离职,建议企业优化考核制度,如引入灵活工作制或技能培训,提升员工归属感。一边,透明沟通政策变化,如猿辅导在**后恢复offer,减少员工焦虑。长远看,企业应聚焦核心业务,如高途关停非核心板块,避免资源分散,稳定团队。
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关键在于适应变化。在线教育行业的离职潮,不是终点,而是新开始。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说:“风暴过后留下的将是真正有韧性的企业和职场人。”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