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教程

SEO教程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SEO教程 >

B站真的能让UP主站着轻松月入过万吗?赚钱!

96SEO 2025-08-18 19:09 2


“站着把钱挣了” 这句话在B站UP主圈子里既是调侃,也是终极梦想。当无数年轻人涌入这个以“二次元”起家的社区, 试图通过创作视频实现“轻松月入过万”时一个问题始终萦绕:B站真的能让UP主“站着”把钱挣到手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被流量和故事包装的美好想象?

一、 B站的“钱袋子”:UP主变现的五大核心渠道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得搞清楚:B站的UP主究竟能通过哪些方式赚钱?不同于传统短视频平台的单一广告模式, B站已经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变现矩阵,从基础的流量分成到复杂的商业布局,几乎覆盖了创作者成长的全周期。

B站,能让UP主站着把钱挣了吗?

1. 创作激励计划:最基础的“保底收入”

这是B站最普惠的变现方式,也是大多数UP主的第一桶金。简单只要你的视频播放量达标,就能根据播放量获得现金分成。根据官方数据和UP主反馈, 目前激励计划的分成比例大约在每万播放20-30元之间这意味着,一个10万播放量的视频,按道理讲能带来200-300元的收入。

但“按道理讲”和“其实吧”往往隔着一条鸿沟。激励计划有严格的门槛:新注册账号需要“过试炼”, 粉丝数需达到1000,且公开投稿数≥10个,一边单月投稿数≥4个。更重要的是 激励计划对视频质量要求极高那些搬运、低质、同质化的内容很难通过审核。对于垂直领域的创作者 一条爆款视频可能带来几千元收入,但如果持续产出低质内容,很快会被平台“冷处理”,收入也难以稳定。

2. 直播与打赏:内容创作者的“第二曲线”

直播是B站近年来重点发力的变现方向。不同于短视频平台的“秀场直播”, B站的直播更强调“内容+互动”:知识区UP主做直播课,游戏区UP主打高端局,生活区UP主直播手工艺制作甚至还有UP主通过直播“云逛展”“读小说”。这种模式下观众的打赏和“舰长”“提督”等舰长体系收入,成为UP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据财报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B站增值服务业务收入达15亿元,其中直播服务贡献不小。B站还通过与英雄联盟全球赛事等IP合作, 吸引电竞主播入驻,并鼓励UP主“一专多能”,既做视频又做直播。头部UP主的直播收入相当可观 比如游戏区某知名主播单场直播礼物收入可达数万元,但腰部和新手UP主的直播流量有限,很难靠打赏维持生计。

3. 商业合作平台:官方“牵线”的“恰饭”渠道

“恰饭”是UP主圈的行话,指接商业广告。过去,UP主接商单主要靠“人脉”或“中介”,不仅效率低,还容易陷入“价格不透明”“被坑”的困境。2020年7月, B站上线官方商业合作平台“花火”直接连接品牌方和UP主,让合作变得标准化、透明化。

花火平台的优势很明显:报价公开、 流程规范、资金有保障。品牌方可以根据UP主的粉丝量、 互动率、垂直领域等数据筛选合作对象,UP主也能看到商单的brief、报价和交付要求。目前, 加入花火的UP主已超过1万,其中头部UP主的商单报价可达数十万元甚至百万元,而腰部UP主的单条视频报价通常在5000-2万元之间。

但花火平台的门槛也不低:需要粉丝量≥1000,近3个月无违规记录,且内容垂直度较高。更重要的是 “恰饭”是一门艺术——如何在广告和内容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引起观众反感,是UP主必须面对的挑战。2021年,某知名UP主因“恰烂钱”导致粉丝流失的案例,就印证了“内容质量”永远是变现的前提。

4. 电商带货与“好物推荐”:从“内容”到“货架”的延伸

电商是B站变现的“新蓝海”。2021年第一季度,B站电商及其他业务收入达5.2亿元,同比增长230%,增速惊人。不同于抖音、 快手的“货架电商”,B站的电商更依赖“内容种草”:UP主通过视频或直播推荐商品,观众因信任UP主而产生购买行为这种“信任电商”模式,在B站的社区氛围下更具优势。

B站的电商变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好物推荐”功能, UP主在视频中插入商品链接,观众点击购买后获得佣金;二是开设“会员购”店铺,直接销售二次元周边、文创产品等。比如 生活区UP主“某食记”通过推荐厨房好物,月佣金收入可达数万元;游戏区UP主则通过销售手办、游戏周边,实现“内容变现+商品变现”的双轮驱动。

但电商带货并非“躺赚”。UP主需要选品精准、内容真实否则容易失去观众信任。还有啊, 供应链和物流能力也是考验许多UP主因无法保证商品质量和发货时效,到头来“翻车”。

5. 付费课程与知识付费:垂直领域的“高价值变现”

对于知识区UP主“付费课程”是“站着挣钱”的高级形态。2019年,B站上线付费课程功能,允许UP主制作系列化、专业化的视频课程,用户付费后即可观看。这种模式在考研、编程、绘画等垂直领域尤其受欢迎。头部知识UP主的付费课程定价可达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且复购率较高。

比如 考研区UP主“某老师”的《考研数学全程班》定价999元,销量超过1万份,仅此一项收入就近千万元;绘画区UP主“某画手”的《插画入门课》定价299元,因内容实用,吸引了大量付费学员。B站的优势在于, 用户本身就具有“学习”和“成长”的需求,付费意愿较高,且社区氛围更愿意为“优质知识”买单。

但付费课程的门槛也很高:UP主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内容制作能力, 课程设计必须系统化、实用化,否则很难吸引付费用户。还有啊, 盗版和传播问题也是付费课程面临的挑战,许多UP主需要通过技术手段防止课程被泄露。

二、 头部UP主的“躺着赚钱”与腰部新人的“站着奋斗”

了解了变现渠道,再来看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到底有多少UP主能实现“月入过万”?B站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月均活跃UP主达220万,同比增长22%。但在这220万UP主中, 能通过创作实现稳定月入过万的,可能不足5%。头部UP主与腰部、新手UP主的收入差距,堪比“天壤之别”。

1. 头部UP主:“躺着挣钱”的“既得利益者”

所谓头部UP主,通常指粉丝量在100万以上的创作者。这部分UP主掌握了平台最优质的流量资源,变现方式也最多元。比如 游戏区UP主“某幻”不仅可以通过激励计划、直播打赏赚钱,还能接游戏厂商的广告、销售周边产品,甚至通过直播带货创造“单日百万收入”的神话。

据业内人士透露, B站头部UP主的年收入可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他们的收入构成通常是:商单收入+直播打赏+电商带货+激励计划。对于他们“月入过万”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IP运营,实现收入的持续增长。

但头部UP主的“躺赚”并非一劳永逸。流量是平台的,IP是粉丝的,一旦内容质量下滑或“翻车”,粉丝流失是必然的。2022年,某头部游戏UP主因“私生活争议”导致粉丝量暴降,商单和直播收入锐减,就是最好的证明。

2. 腰部UP主:“站着奋斗”的“中坚力量”

腰部UP主一般指粉丝量在1万-100万的创作者, 他们是B站生态的“中坚力量”,也是最容易实现“月入过万”的群体。这部分UP主的特点是:垂直领域深耕、内容风格稳定、粉丝粘性较高。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激励计划、商单和直播打赏,电商和付费课程则因粉丝量限制,占比不高。

以科技区UP主“某测评”为例,粉丝量30万,单条视频播放量稳定在10万-50万。激励计划收入每月约5000-1万元, 商单每月2-3条,收入约1.5-3万元,直播打赏每月约2000-5000元,合计月收入约2.2-4.5万元,已经超过“月入过万”的目标。

但腰部UP主的“奋斗”并不轻松。他们需要持续产出优质内容,保持更新频率,一边还要维护粉丝社群,回复评论、私信,甚至参与线下活动。更重要的是 他们必须时刻关注平台政策和算法变化一旦流量下滑,收入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3. 新手UP主:“摸着石头过河”的“潜力股”

新手UP主通常指粉丝量在1万以下的创作者, 他们是B站的“新鲜血液”,也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对于他们“月入过万”还很遥远,甚至“激励计划收入”都可能覆盖不了制作成本。

新手UP主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激励计划,有时候能接到“低价商单”。但大多数新手UP主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一台相机、 一套剪辑软件,加上数小时的内容制作,换来的是几十甚至几元的激励收入。许多新手UP主因看不到希望,在3-6个月内就选择了放弃。

但新手UP主并非没有机会。B站的社区生态更“包容”,垂直领域的“小众内容”更容易被精准推荐。比如 做“冷门乐器教学”的UP主,虽然粉丝量不多,但粘性极高,一旦形成IP,很容易通过付费课程或电商带货实现变现。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差异化”的选题,坚持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三、社区生态:变现的“土壤”还是“绊脚石”?

B站最大的特色,是其独特的社区生态。那么这个生态究竟是有助于UP主“站着挣钱”,还是成为了变现的“绊脚石”?答案或许并不绝对。

1. 高粘性用户:变现的“信任基础”

B站的用户以“Z世代”为主, 他们更注重内容质量和情感共鸣,而非单纯的娱乐消遣。数据显示, B站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已达82分钟第十二个月留存率稳定在80%左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种高粘性用户,为UP主变现提供了“信任基础”。

比如 知识区UP主“某老师”之所以能卖出高价付费课程,正是主要原因是粉丝信任他的专业能力;生活区UP主“某美食”带货厨房好物,粉丝愿意购买,是主要原因是相信她的推荐是“真实体验”。在B站, “粉丝经济”的核心不是“流量”,而是“信任”——只有赢得信任,变现才能水到渠成

2. “社区感”与“商业化”的平衡难题

但社区生态也带来了“商业化”的难题。B站一直以“无贴片广告”“社区氛围好”为傲,用户对“广告”和“恰饭”的容忍度较低。如何在不破坏社区氛围的前提下实现变现,是每个UP主必须面对的挑战。

比如 某UP主在视频中插入“生硬的广告”,可能会被观众批评“掉钱眼里”;某UP主“过度带货”,可能会导致粉丝流失。B站的解决方案是:优化广告形式,让广告“内容化”。比如品牌定制视频、互动贴片广告等,让广告更符合B站的社区调性。

但无论如何,“商业化”和“社区感”的平衡始终是动态的。一旦平台过度商业化, 用户流失是必然风险;而过度强调“社区感”,又会导致变现困难,影响UP主的创作积极性。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是B站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四、未来已来:UP主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

因为B站用户规模扩大和营收结构优化,UP主的变现机会也在不断增加。但对于大多数UP主“站着挣钱”并非易事,需要把握趋势、找准方向、持续努力。

1. 垂直细分:小众领域的“大生意”

因为内容竞争加剧, “泛娱乐”内容的流量红利正在消退,而“垂直细分”领域的机会越来越多。比如 “宠物训练”“老年人穿搭”“乡村生活”等小众领域,虽然受众规模小,但粘性极高,变现潜力不容小觑。

比如 做“猫咪行为学”的UP主“某兽医”,粉丝量仅20万,但通过付费课程和宠物用品带货,月收入超过5万元。对于新手UP主 与其在“热门赛道”内卷,不如找到“小众但精准”的领域,深耕细作成为这个领域的“KOL”。

2. 多元化布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依赖单一变现渠道的风险很高:比如 过度依赖激励计划,一旦流量下滑,收入就会锐减;过度依赖商单,一旦品牌预算削减,收入就会断档。所以呢, UP主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收入矩阵比如“视频+直播+电商+付费课程”,形成“多条腿走路”的格局。

以科技区UP主“某评测”为例,他的收入构成包括:视频激励计划+ 商单+ 直播打赏+ 电商带货+ 付费社群。这种多元化布局,让他的收入更加稳定,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3. IP化运营:从“UP主”到“品牌”的跨越

头部UP主的变现逻辑,本质上是从“内容创作者”到“IP品牌”的跨越。比如 游戏区UP主“某幻”不仅做视频,还推出了个人周边、成立了工作室,甚至涉足直播和电商;知识区UP主“某老师”除了做课程,还出版了书籍、举办了线下讲座。

对于腰部UP主IP化运营是“破圈”的关键。通过打造独特的个人风格,形成辨识度,然后围绕IP开发衍生产品,实现收入的指数级增长。这需要UP主具备“品牌思维”,而不仅仅是“内容思维”。

“站着挣钱”的本质,是“价值变现”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B站真的能让UP主站着轻松月入过万吗?答案是:能,但前提是你能持续创造价值。无论是头部UP主的“躺赚”, 还是腰部新人的“奋斗”,其本质都是“价值变现”——你的内容是否有价值,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否赢得用户的信任。

B站的社区生态, 为UP主提供了“价值变现”的土壤:高粘性用户、多元变现渠道、包容的社区氛围。但“轻松月入过万”从来不是“躺平”的后来啊,而是“深耕”的回报。对于UP主与其纠结“能否站着挣钱”,不如专注于内容创作,提升自身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变现路径。

毕竟 真正的“铁饭碗”,不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而B站,或许正是这样一个能让“价值”变现的地方。


标签: 运营 版权 互联网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